使用vscode+copilot快速建立專案
從 Eclipse 到 VSCode:我的 AI 輔助開發轉型之路
嗨大家好!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讓我既興奮又有點緊張的決定 —— 我要從用了好幾年的 Eclipse 跳槽到 VSCode 了!🚀
為什麼決定換編輯器?
老實說,作為一個 Java 開發者,Eclipse 一直是我的好夥伴。但最近看到越來越多同事在用 VSCode,特別是搭配 GitHub Copilot 的開發體驗,讓我開始好奇:「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?」
更重要的是,現在 AI 輔助開發工具發展得這麼快,我覺得是時候跟上這個潮流了。畢竟,誰不想寫 code 寫得更快、更聰明呢?😄
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 AI 輔助開發的冒險之旅吧! 🎉
這篇文章會聊什麼?
這次我想分享的重點是:如何用 VSCode + GitHub Copilot + 自定義 Prompts 來快速建立 Spring Boot 專案。
具體來說,我會分享給大家:
- 🎯 使用
.github/prompts/*.prompt.md
自定義提示詞 - ⚡ 展示讓 AI 幫你快速搭建專案架構
- 💡 一些我在轉換過程中學到的小技巧
這次的實戰內容
我錄了一個完整的操作影片,從零開始建立一個 Spring Boot 專案:
📺 實戰教學影片:VSCode + AI 快速建立 Spring Boot 專案
影片裡我會展示:
- VSCode 環境的基本設定
- GitHub Copilot 的神奇功能
- 自定義 Prompt 模板的設計技巧
- 實際建立一個可運行的 Spring Boot 應用
使用體驗真實感想
老實說,剛開始使用 VSCode + GitHub Copilot 的時候,我真的被震撼到了!😱
流暢度方面:
- 🚀 啟動速度:從點擊到可以開始寫 code,幾乎是秒開!跟 Eclipse 那種「先去泡杯咖啡」的等待完全不同
- ⚡ 反應速度:打字的時候沒有任何延遲感,檔案切換也是瞬間完成
- 🎯 記憶體使用:明顯比傳統 IDE 輕量很多,多開幾個專案也不會讓電腦卡到爆
AI 輔助的驚艷之處:
- 🧠 任務規劃能力:最讓我震撼的是 Copilot 能夠理解整個專案的架構,當我說「建立一個 Spring Boot 專案」時,它不只是給我片段程式碼,而是能建立一個完整可執行的專案
- 🔥 執行效率:從 Controller、Service、Repository 到測試檔案的建立,整個流程一氣呵成,就像有個經驗豐富的 Senior 在旁邊協助
- 🎯 上下文理解:它會記住我之前寫的程式碼風格和專案結構,新增的程式碼都能完美融入既有的架構中
- 💡 智能補全:不只是簡單的語法補全,它會根據上下文給出完整的函式實作,甚至包含錯誤處理
- 📝 文件生成:連 README、API 文件、註解都能自動生成,而且寫得比我還詳細(有點害羞 😅)
最讓我驚嘆的是:整個開發流程變得非常「自然」,就像在跟一個很懂你的夥伴協作。以前寫 code 需要頻繁查文件、想語法,現在很多時候 AI 就直接給出了我要的答案。
這種感覺就像從「手動檔」換到「自動檔」一樣 —— 你還是在開車,但整個過程變得更順暢、更專注在真正重要的邏輯思考上。
我會不定期分享更多 VSCode + AI 開發的實戰體驗! 🎉